2019高考倒计时:考生应以最佳状态完成“龙门”一跃
摘要:李老师认为,只要把握以上三点,考生就能在考试中发挥稳定,进而考出理想成绩。成绩一般的同学,可以适当地去思考一些较难题目,但是也不能忽视基础题的手感保持,以保证基础题目的得分率。
本报记者 刘波报道
距2019年高考还有不足10天的时间。?#24247;?#39640;考临近,许多考生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饭、休息时间,其余全部用来学习,倘若不刷够一定量的题、不看够一定量的书就无法安心睡觉。
睡眠不足,疲倦状态下做题,往往疑?#24335;?#36830;产生,为了弄清原委只能继续挑灯夜?#20581;?#22914;此循环往复,仅凭意志强撑,?#31080;?#20250;影响测试水平的正常发挥,导致成绩起伏不定,甚至不少考生由此产生一些心理困惑,影响马上到来的真正高考。
相关专家提醒,在此最后的备考阶段,高三同学及?#39029;?#24212;注意调整心理状态,考生只有把自己的心态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,才能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应对自如,正常发挥。
端正心态 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点
复读生小张,提及参加往届高考时的感觉,更多的是惋惜。“不知为何,考场上做不出的题目,过后感觉也并不是那么难。尤其是看到答案的一刻,那种懊悔的心情是无法?#31283;?#30340;,真是?#19978;В?#21769;!”
小张的经历不少人都身同感受。专家指出,平时驾轻就熟的试题,在考试当中却出现暂时性遗忘,此类现象被称作“舌尖效应”,在考生中较为普遍。应对此问题最好的调试办法是,考生在平时除扎实地做好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,还要通过创建?#34892;?#30340;检索体系,以便在需要运用知识答题的时候,能准确、及时地提取信息。
美国著名杂?#20339;?#21592;瓦?#29366;?#26366;?#20498;?#20182;在走钢索时从不想做这事的目的,只专注于走好钢索本身,不管得失。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过程,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“瓦?#29366;?#24515;态”。?#29575;?#19978;,每一位考生要想获得成功,这?#20013;?#24577;就必不可少。忽略对结果成败的关注,收起患得患失之?#27169;?#21147;求完成每一天的复?#25226;?#20064;,脚踏实地,排除干扰,摒绝诱惑,才能在高考中轻松上阵,正常发挥。
某中学高级教师李老师告诉记者,虽然说高考?#36291;?#26159;按照容易、中等和较难的三类题目来进行命题的,但仔细地对照历年高考?#36291;?#21487;以发现,其实?#36291;?#30340;整体难度并不是很难,尤其是近些年来,高考?#36291;?#30340;整体趋势还是偏容易的。
但是,作为一场选拔性考试,若考题过于简单,就?#25381;?#19968;定的区分度,对于高考本身?#27492;擔?#23601;失去了考试的意义,不利于高校对学生的选拔和录取工作。所以,要在短暂的笔试时间内区分出考生对三年知识的掌握程度,?#36291;?#20013;考察知识点的密集程度?#19978;?#32780;知。
在考场紧张的氛围中,考生要想把这些知识点密集的题目很好地做出来,是需要费一番周折的,如果当中涉及到知识盲点,恐怕解题更是难上加难。高考试题,不仅需要考生将题目中的大量信息、隐含条件挖掘出来,并做出冷静的判断、分析,更需要考生有着极强的细节掌控能力。
如何能在考试中发挥稳定,考出理想成绩,培养细节能力至关重要。李老师指出,在现阶段的复习当中,考生需牢牢把握无畏、仔细、戒躁三条准则。
首先要相信自己,高考命题,以回归课本为主,是重视理论基础并结合?#23548;?#30340;考察,整体较为容易,考生不必有任何畏难情绪?#40644;?#27425;,将三年?#27492;?#23398;习的知识点,在笔记本上做出仔细罗?#26657;?#26597;缺补漏,对不足够清晰的考点,及时做出巩固;最后,在考试过程中,不要慌张?#22270;?#36481;,要注意细节,耐心细致。李老师认为,只要把握以上三点,考生就能在考试中发挥稳定,进而考出理想成绩。
劳逸结合 保持题感稳定为主
记者发现,当下不少培训机构打出“最后20天,总分直接提高100分,单科提升20分”的广告噱头。这正好切合?#39029;せ怕搖?#26080;助的心态,通过选择各种昂贵的课程,以期望在高考最后阶段,奋力一搏。
教育学专家指出,目前阶段,学生的成绩基本定型,所有结果都是之前努力的集合体现,即使?#36710;?#31185;成绩会稍微上浮,但总体分数不会有明显飞跃。相反在最后阶段,学生压力过大、心态?#35272;#?#25104;绩大幅下跌的情况却是常有发生。希望各位?#39029;?#33021;够保持平稳的心态,用比较平淡的方式面对孩子的分数,不要过分施压。
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学生何启文告诉记者,当下最好的学习模式是劳逸结合。其中最主要的是,不要再熬夜刷题,毕竟高考是在白天,将作息时间调整过来,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考试。此外,要注意放松,即便再想好好学习、多做几?#32769;?#39064;,也要多出去走走。他在高三那会儿,所选择的方式是在大课间或者放学后去打打乒乓球,感觉挺好,也算是培养了一个比较好的减压习惯。
“其实后期做再多的题目,也很难碰到原题,对高考?#27605;?#26368;大的助力,还是来源于之前的积累与认知。”何启文认为,“现阶段,?#24418;?#36807;多地刷题,这不但会使自己更加劳累,也会使自己的题感等一系列认知过早地达到饱和。其实,只需完成适量的习题,保持内心的紧张感和做题时的手感,维持思维运转,就足够了。”
高考这场“战斗”,旷日持久,读书十几载,在最后关头难免会产生疲软期,但需要注意的是,考生也不可过于放松,自暴自弃。
专家提醒,当前阶段的复习,考生务必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练习,保持稳定,才能做到最后的胜利。
在选择题型方面,专家建议,成绩较差的同学,应?#23186;?#25152;有的重点都放在基础题目的巩固上;成绩一般的同学,可以适当地去思考一些较难题目,但是也不能忽视基础题的手感保持,以保证基础题目的得分率。至于成绩较为理想的学生,则要兼顾难题,以中难题为主,温习课本的同时,尝试自主分析、归纳历年?#36291;?#30340;出题?#36739;?#20197;及解题思路。
责任编辑:黄凌睿
网友评论